聽完這次林友寒建築師的演講
讓我有一些對建築的啟發
在這次一連串住宅的介紹中
讓我開始省思建築所存在的價值事什麼
常常在做設計會因為個人喜好 而去親近或排擠某些事物
.
材料本身是無辜的!
看到林嘗試著使用沒有愛的清水混凝土這材料
但卻表現出最適合曾宅的獨特風格
所以在做建築就像這樣常常在從未的嘗試與接觸中有所發現與學習
.
隔天在曾宅的參訪中
林巧妙的運用框架的概念
試著將各類藝術品分開展示 提升展示品的最大價值
而我認為此案子最挑戰的地方
就是如何處理私密與公共的空間
林利用動線的串聯及阻隔將最私密的住宿空間
極開放的展示空間作出最有效的區隔
.
而在另一個案子救恩堂的參訪
因為當天活動的關係
我無法感受到宗教所帶給人的寧靜與信仰的感覺
但走在裡面的空間還是能感受到建築師想傳達的訊息
建築師用了很多自然天光的灑入到教堂裡多處空間
讓人感受生命力的存在及將死冰冰的清水混凝土與自然的結合
在一樓大廳的水牆上配上因時間及季節不同而灑入的光線
投影其上產生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及強大信仰的暗示
.

BY. Jeff Yu